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第四次暑期UCB的錄音
上一次由Adam和Eddy演講的錄音都已經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第四次暑期UCB
第四次暑期UCB將由Adam和Eddy演講。
題目:街頭表演
主講:Eddy, Adam
日期: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時間:7:30pm-9:30pm
地點:YIA 401
大綱:
另外,上一次家榮演講的Powerpoint和錄音都已經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
題目:街頭表演
主講:Eddy, Adam
日期: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時間:7:30pm-9:30pm
地點:YIA 401
大綱:
我在「回顧第廿四講」寫過:「我努力多聽一些不朽的老歌與民歌,如有機會在琴前,也會問陌生人:你喜歡聽甚麼歌?如果我聽過的話,讓我試彈吧!我的一個夢想,是在異鄉的酒吧裡,於微醉的狀態下,試彈酒客點的歌,通過那首歌勾起他的心事;我也會彈屬於我故鄉的歌,酒客會如何看我這個來自異鄉的過客?」街頭表演可以說是我邁向這個目標的一個里程碑。
街頭表演也有點像旅行--讓我重新認識香港的街道與途人。原來香港不少地方也可容納街頭表演者;原來音樂對於不少香港人心中佔有不小的份量。
我承認一口氣花掉五千多元去實踐街頭表演,連自己都感到驚訝(不過我已經通過補習與打賞賺回來了),不過大家聽完我們現身說法後,將會明白為甚麼我會捨得這樣做。也謝謝Eddy讓我有這個膽量,我自己一個一定做不來。
Eddy:
大概每個人在求學階段,都會幻想自己將來的職業。雖然不一定能說得出具體內容,但大家總希望能找到一份同時滿足物質和心靈需要的工作。到後來真的出來社會兩三年後,有些人會開始覺得自己的工作乏味無趣,他們可能會考慮轉行,也有的會離開香港,用工作假期的方式探索人生的不一樣。
而街頭表演,就是我畢業前為了自己人生而進行的一場實驗。我愛音樂到了狂熱的地步,希望能以音樂和表演作為自己的職業。至於街頭,不過是因為除了它我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笑)。但是一路走過來,發現街頭表演有它獨特的魅力,對人生和個人成長很有幫助。
既然Adam 在上面說要謝我,那我也要感謝一下他;在一個陌生又喧鬧的環境下表演(特別是你沒去過的地方),的確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而有人陪伴心裡多少會安定一點。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錦,但他添的絕對是「花」(笑)。
大綱:
1. 街頭表演的元素及經驗分享
2. 為甚麼要街頭表演?
3. 有關法例、過往cases及與警察溝通經歷
4. 外國街頭表演情況
5. 本地知名度較高街頭表演者as example of 本地生態
6. 討論:
a. 監管/發牌與否? 如何/應否提昇水平(或: 誰定水平 / 水平之必要)?
b.街頭表演 code of conduct
c. Gratitude = alms?
More discussion topics are welcome
7. 街頭表演 (歡迎打賞 :b)
Ref:
「就算無造成滋擾 也會被警方阻止」
http://www.scmp.com/article/1006305/place-less-bustling-do-some-busking
屯門公園音樂表演/噪音事件簿
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home.htm?SearchTerm=%u566A%u97F3%u7BA1%u5236%u689D%u4F8B
228章 簡易治罪條例
條: 4 在公眾地方犯的妨擾罪等
妨擾罪及雜項罪行
任何人無合法權限或解釋而─
(15) 在公眾街道或道路上奏玩任何樂器;但根據及按照警務處處長運用絕對酌情決定權發出
的一般或特別許可證的條件奏玩者,則屬例外; (由1949年第11號第3條代替)
條: 26A 對乞取施捨的人的懲罰
任何人到處流浪,或在任何公眾地方、街道或水道乞取或收取施捨,或導致、促致或鼓勵任何
兒童作上述事情,均屬犯罪,定罪後─
(a)
如屬第一或第二次定罪,可處罰款$500及監禁1個月;及
(b) 如屬第三次或其後定罪,可處罰款$500及監禁12個月。
劇透:
http://fok-compass.blogspot.h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hI8FHtnDs另外,上一次家榮演講的Powerpoint和錄音都已經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第六次UCB(最後一次UCB)的錄音
致各位UCB的參加者:
第六次UCB的Powerpoint和錄音已經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
第六次UCB的Powerpoint和錄音已經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第六次UCB(最後一次)
不經不覺,今期UCB即將迎來尾聲,最後一次UCB我們有幸邀得Vincent埋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次Helic講座的錄音已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最後,本人打算會在5月尾或6月初舉辦暑期UCB,歡迎有興趣在暑期UCB演講的朋友,向我提供暫訂的題目,我會盡量安排。
題目:城市設計的前世今生
講者:Vincent
大綱:怎樣的城市設計才算是好的?要規劃得井井有條,還是任其自由發展?要有Norman
Foster坐陣,抑或寧可復古?城市設計其實不單和規劃師、建築師等人有關,背後更有精確的政治與經濟計算,潛藏着不同的意識形態(本講以資本主義為
主)。本講將由十九世紀的巴黎講起,看看現代化及其後全球化的過程,如何改變着城市的面貌;並旁及不同的建築流派。
日期:2014年2月22日(星期二)
時間:7:30pm-9:30pm
地點:YIA 408
日期:2014年2月22日(星期二)
時間:7:30pm-9:30pm
地點:YIA 408
上一次Helic講座的錄音已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各位可自行下載。最後,本人打算會在5月尾或6月初舉辦暑期UCB,歡迎有興趣在暑期UCB演講的朋友,向我提供暫訂的題目,我會盡量安排。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第五次UCB
下一次UCB將由Helic主講。
日期: 2014年4月8日
時間: 7:30pm-9:30pm
主題: 人類社會的縮影 —— 辦公室政治
地點: YIA 408
地點: YIA 408
大綱:
最近香港滿城風雨,民主和民生議題充斥主流媒體及互聯網。某藝人在網上揚言一句:「我討厭政治!」立即被人群起而攻之。
「關心政治」的人士豎起鮮明旗幟,標榜政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彷彿在動蕩的大時代裡,「討厭政治」、「沒有政治立場」、「保持政治中立」等等,已經是一種罪惡。
政治很複雜。我自問沒本事解構香港社會的政治處境。但廣義的政治並不只限於政府施政,在家庭、團體、公司、學校、情人之間,由人組成的地方,通通都有政治。
這次講者想跟大家聊聊辦公室政治。打工的目的就是賺錢,在辦公室玩politics,目標在於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公司是賺錢的地方,但作為打工仔,公司賺多少錢不是最重要,重要是自己在公司當中的價值,也就是「老細覺得」你能為公司賺多少,抑或失去了你之後公司會蝕多少,這些就是你的bargaining power。
講者將以IT界中小企的辦公室生活為例子,分享一些自己在職場的親身經歷,見過的一些人生百態,希望引起大家討論的興趣。畢竟學會如何做人,比懂得如何做事更重要。
Reference Reading
金庸 《鹿鼎記》
劉天賜《小寶神功》
孫武 《孫子兵法》
日劇 《半澤直樹》另外,由於上一次UCB的講者希望避免散佈任何誤導性的投資想法,故此上一次UCB的錄音和Powerpoint將不會公開發放,有興趣的朋友可與講者Peter Pan(peterpan795@gmail.com)自行聯絡和討論。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第四次UCB
下一次的UCB將會由Peter Pan主講,請大家多多支持。
題目 : 我要打劫基金佬
日期 :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時間 : 7:30pm – 9:30pm
地點 : YIA 408
2014年第一個新轉變,係食開的餐廳一齊幫menu換價錢,有D仲夠膽在農曆新年後換多次。香港人成為中美印銀紙大賽中的磨心,可以點。
我MPF隻保守基金,安全感都是假的。呢5年,每10萬元儲蓄,購買力蒸發2萬。我落咗匯豐搵「強積金專員」,問問隻fund係做乜,仲袋定D財經術語,準備同sales鬥拋。其中一個數字叫「風險標記」,我由坐低問到起身:粒數係有formula計,還是係亂嗡?專員重覆,粒數愈大,風險愈高。專員挑戰緊我的啟蒙批判精神。
你估平時傾基金,sales頹D定client頹D?
同最熟的朋友,話題都係旅行、政治、前景咁,近排開始唔介意講投資,仲超過咗「圈冧把」個層次:朋友M要DIY一個年回報5%的portfolio,並非退休大計,而係4% CPI下的卑微要求。
我哋冇傾過點上車,車都走咗,成村90後得個睇字。有朋友認為,如果你視層樓為屋企,而非投資的話,咩價入市唔洗計到盡。但我已經唔當香港係屋企,2046之前,我要層樓有個好價套現。我係夾心基層,逃生門得一個。
投資人的身家,係押在對資本市場的正確理解之上。反資反金融,係押埋其他人副身家,唔識揹。自己救自己最好,唔駛無謂的認同,唔駛無盡的商討,要行就行,贏輸自付。上兩個月,我睇住戰友T用3萬炒上30萬,佢當D莊家透明。市場係一部推銀機,推銀機係一個用賊贓互相打劫對方賊贓的地方,覺得錢多玩哂,就太妄自菲薄。件事係自私抑或責任,睇你將回報用在邊個身上。變股票奴?有閒錢就有打理閒錢的煩惱,我寧願有煩惱好過冇。
精選 REFERENCE:
UCB第七講意見 — Adam (2010-10-24)
好buy尾段,黃子華已看透世事
‘Karl Marx would have made a fantastic hedge fund manager’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Yale Class, Robert Shiller, 2013 Nobel Economics
我不贊成的全民退休保障,簡介在此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第四次UCB
Topic: 這些年,我們一起看的卡通片
日期: 2014年3月11日(星期二)
時間: 7:30pm-9:30pm
地點: YIA 408
時間: 7:30pm-9:30pm
地點: YIA 408
內容簡介:
相
信好多人細個都係睇「卡通片」大。當人漸長大,開始返學,由小學到中學,由返半日到返全日,再加上有增無減的功課、補習、各式科外活動,睇「卡通片」的時
間就同年齡成反比。跟住唔知幾時開始「卡通片」由生活中消失,連「卡通片」一詞亦被「動畫」取代。隨之而來仲有一堆動畫愛好者的形容詞─宅、毒、腐
etc.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第三次UCB
下一次的UCB將會由一位新朋友Tina主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題目: 從電視劇<我的自由年代>回想我們的熱血青春
題目: 從電視劇<我的自由年代>回想我們的熱血青春
講者: Tina
日期: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時間: 7:15pm-9:00pm
地點: YIA 408
你還記得我們的青春是甚麼樣子嗎?你還記得我們大學時那瘋狂熱血的時光嗎?
隨著我們踏進社會,為工作拚命,甚至過著爾虞我詐的生活時,你是不是感覺自由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看著有不少人只是為了尋找生活上的伴侶,為了結婚而戀愛的時候,你有否懷念那些年青蔥純真的年代,我喜歡你僅僅是因為見到你我就不知所措了啦?
看到社會上種種的不公義,不少人因為事不關己而選擇沉默的時候,你可有想起那時你我站出來不為自己, 只是為了弱小被欺負而看不過眼呢?
說到這,當年我們自由熱血的大學時代都想起來了吧?一路細細品味電視劇,一邊感受<<我的自由年代>>帶給我們的種種震撼,再回想生活,戀愛以及處身社會的真正的意義。
我要自由! 我要戀愛! 我要為不公平發聲! 我要,我要好好想如何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星期二晚上七點半,我約定你了!我不敢說這會是精采的演說,但我作為看電視劇齡長達二十年, 自認是用生命來看電視劇的”電視精” 。
從小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好看的電視劇,並推而廣之似乎就是我最大的使命。這次是我處女演講,我將會把心底的感受一點一滴地與你分享,保證讓你產生共鳴。
請相信我,這齣電視劇絕對不是狗血婆媽的偶像劇,也不是王子公主的愛情劇,而是你我都曾經歷的一段段故事。故事的主角不是別人,是你,是我。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Ben對區刀意見的一點回應
多謝區刀的回應,但我認為第2點至第4點說服力嚴重不足(或曰assumption太多,而且assumption不少都較武斷)。
我認同第1 點,但想先補充一下,Sodium在discussion提過英國對香港的貢獻很大。但我認為沒有大陸內戰、經濟鎖國、政治運動、飢荒等,香港的轉口港地位以及經濟起飛時必需的大量廉價勞動力均不會存在,沒有這些條件,香港如何有今日的成就? 沒有南來的知識分子,如何有如此迅猛的高等教育發展?(CC, NA, UC怎可能存在? 中大怎可能存在?) 沒有上海江浙一帶的南來資本家及其資本,何來工業起飛? 因此我認為香港經濟起飛其實只是機緣巧合,就如威尼斯、熱那亞一般,當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的有利條件消失,香港的奇蹟只會打回原形。所以我覺得上述的有利條件是香港經濟起飛的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英國對香港經濟起飛的作用甚微,法治之類的貢獻我認為只是上述有利條件之錦上添花,當上述條件消失,香港內部制度因素恐怕無用。
關於第2點,首先,其實在後面的discussion(沒有錄音),Sodium亦問過這個問題,我想再詳細解釋一下。無錯,客觀而言,一致對外對鞏固內部團結有可能有幫助,但究竟這是intended consequence還是unintended consequence則需要按每一事件的context去判斷,隨意按一己的喜惡去assign actor的intention未免顯得太武斷。況且,不單是中國政府(或是specifically共產黨),日本政府(或是specifically自民黨)、美國政府(或是specfically民主黨)都可合理推論有轉移國內矛盾視線的intention,為何單指中國有此情況? 另外,以我的理解,區刀的推論是: 大陸政治、經濟矛盾愈來愈多
& 大陸經濟嚴重依賴外資投資設廠∴外資基於工資上升而開始撤離-->人民對中央感到不滿-->中央需要鼓動民族主義以減少內部矛盾 (如上所述,這種推論方式在世界各國都大體適用,而鑒於區刀只提中國,不提美日,我估計他其實還有一個不明言的assumption: 中共in essence是不可能得民心的∴中共的政權永遠不穩定-->中共永遠有intention去轉移視線,而這個assumption亦未必貼近現實,亦有tautology之嫌)。其一,「大陸政治、經濟矛盾愈來愈多」是一個empirically verifiable的statement,怎可能單憑印象(開個微博睇下)就能確定?這與我上次UCB談到的hea做式問卷調查無分別,非常容易有confirmation bias(如果不懂,請找wiki,再有興趣,可以看一下cognitive dissonance理論,這有助於了解confirmation bias)。其二,即使在微博等網絡或媒體上見到大陸政治、經濟矛盾真的是愈來愈多,那麼這是否真的是代表大陸政治、經濟矛盾愈來愈多? 這亦與我上次UCB談到的數據分析陷阱很有關係,因為資訊愈來愈流通(基於渠道愈來愈多)或言論鉗制放鬆或政府與民間傳達和化解矛盾的遊戲規則之改變均可令人在網絡或媒體observe到愈來愈多政治、經濟矛盾,這些原因均可解釋「網絡或媒體上見到大陸政治、經濟矛盾」這現象,「大陸政治、經濟矛盾愈來愈多」只是其中一個potential reason,如何分辨其實非常不容易,我亦不敢妄下判斷,但起碼不應jump to conclusion。其三,大陸嚴重依賴外資投資設廠之說亦不可靠,我個人認為(是主觀判斷,不過是基於最近4-5年來日日看FT、NY Times和其他新聞的判斷)不然。目前大陸的本土廠商成功佔領本土市場,逐漸將外資逼走(有興趣可參看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595001-life-getting-tougher-foreign-companies-those-want-stay-will-have-adjust-china),將會有越來越多大陸公司開始從上游設計、研發到下游零售一腳踢,這既能夠配合大陸產業升級轉型,亦能夠保持就業。而中國其實在近幾年的經濟增長已經被出口拖了後腿,仍有如此表現,已經遠比歐美為佳。再加上剛剛在上年(2013),大陸第三產業(服務業)佔GDP比重第一次超越第二產業(工業),其實足可說明大陸正從世界工廠變為世界市場,以前要在某一行業取得龍頭地位,是「得歐美市場者得天下」,現在開始變為「得歐美市場者不足以得天下」乃至「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其四,即使真的是「大陸政治、經濟矛盾愈來愈多」,這不一定自動轉化為對中央政府的systematic或fundamental legitimacy crisis,這要視乎未來如何改革(尤其是司法體系)。因此目前只能視乎每個人的樂觀或悲觀程度,但是我是樂觀的。
第3點方面,頭一句我認為有其道理,但大陸不單只上太空,還有很多,但我在此不討論。另外,「日本人80年前已能大量製造航空母艦和戰機,莫非你以為人家現在不會做?別傻了,現在全球最大的船都是日本製造」這一句,吐槽點太多了,基本上略懂軍事的人都會不以為然。我為免在UCB中討論得過於technical,沒有討論過航空母艦的科技細節。二戰航空母艦和戰機的操作方式、科技水準以及價格相差太遠了。舉個簡單例子,二戰航空母艦的艦隻設計基本上是在當時巡洋艦的設計上修改而成,在其上覆蓋大面積甲板供飛機起降,當時螺旋槳飛機多可自行從航空母艦上起飛,那時候日本的航空母艦甲板甚至是木板拼成(其實當時美國亦如是),直到噴氣式戰機出現,各國航空母艦甲板才一律使用鋼鋪成。另外,噴氣式飛機需要更大推力,才有了彈射器的出現,這基本上是英美的專利,蘇聯當年研發航空母艦時因為蒸汽彈射器研製不順,才使用現在遼寧號的滑躍式甲板。因此二戰的科研經驗和科技對現在研發航空母艦,基本上無幫助。我在discussion提過,二戰經驗最珍貴的是人員組織、流程編配、戰術經驗等,這些都與科技無關,而的確這些日本都有而中國沒有。除此之外,相反的是,我認為大陸在民用科技方面進步極大,未來5-10年將會逐漸在各行各業,信心和根據與上一段類似,而且技術轉移亦異常地繁多,不能一概而論。而大多軍事愛好者都清楚,大陸軍事科技基於長期受封鎖,一直都苦苦掙扎,核心技術如引擎(飛機、坦克、戰艦)、電腦、特殊零件(消音瓦、螺旋槳)、系統整合等都只能向少數國家購買或自行研發,所以大陸在軍事科技上雖然相對較為獨立(指上游研發到下游生產),但其先進程度相較歐美有一段距離(雖然已經迅速收窄中)。
有關第4點,我想指出,希望保護海外航道,這是合理的,始終這與自身經濟有重大關係。只要想一下,國際航道是國際貿易的基石,是public goods,一直以來中國都被西方國家指責為國際貿易的free-rider,沒有像美國一樣出錢出力保護國際航道,只顧做貿易賺錢。現在嘗試令國際貿易的efficiency更佳,卻又要被指海外擴張,那麼大陸要如何做才能平息指責? 繼續做free-rider?
抑或索性重新經濟鎖國? 希望區刀能夠清楚說明一下中國如何做才能避免批評的threshold所在,即是說明一下中國如何做才不是海外擴張霸權,如何做才是海外擴張霸權,以方便討論,並避免出現「入硬你數」的討論方式。還有一點是關於軍事發展,我這一次UCB沒有時間詳談,但我在最後一部份「未來的衝突?」(Slide 28-34)有所提及,戰爭是政策的伸延,所以你可以在威瑪德國、現在的日本、中國和美國的武器發展、訓練以及部署看到其戰略目的,簡單而言,一個國家研發戰略轟炸機不會為了戰略防禦(如果不懂何謂戰略,請參看wiki)。如果你有留意大陸最新研發的海陸空武器,而且有一點軍事知識,就會明白大陸想要的武器、其組織方法及部署只是適合在目前控制範圍附近地區作戰,像美國一般攻打半個地球之外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是不可能的,即使所有目前所有研發中的武器齊備,我都非常懷疑大陸是否有能力打一場像福克蘭群島這種中小型規模的海外戰爭。因為始終大陸的遠距離軍力投射能力近乎零,亦沒有任何海外基地或海外盟國。所以簡而言之,目前對大陸而言,海外軍事擴張是不能也,非不為也。而基於大陸的軍事發展路線圖,我亦認為大陸亦無意圖作海外軍事擴張。
最後再提一個有趣的觀察,區刀喜歡提到大陸媒體(似乎暗示為官方代表),我覺得頗為無稽和無意義。這與我留意到西方媒體的習慣有相似之處,它們指由於環球時報是政府擁有,而被認為是官方喉舌。但其實從異常保守兼有小報風格的環球時報到非常自由派的南方都市報,基本上所有大陸媒體都是由各級政府擁有的,可見即使全為國有,大陸的媒體風格和取態也可以非常diverse,為何只cherry pick其中一些媒體的報導? 我不知道區刀是否也沾染這種習慣,但希望所有意圖客觀地了解大陸的朋友,盡量看得diverse一點,以免有confirmation bias。
Ben
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下一場UCB (11/2)
下一場邀得區刀主講,以下是題目及簡介。
題目: 即使免費,也要節用
題目: 即使免費,也要節用
講者: 區刀
日期: 2014年2月11日(星期二)
時間: 7:30pm
地點:
YIA 408
日
日講環保,你也做得到。雖然政府推行環保政策不力,公眾意識不高,但三色回收和用購物袋等,還是有不少人肯做的。不過如果只做這些就能拯救世界,未免太便
宜了。身在城市,就是身在巨大的浪費之中。這不是出於任何個人貪婪或懶惰造成的「罪」,而是城市生活模式自然導致的結果。隨著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在城市生
活,浪費及與之相關的環境問題開始危害人類的生存,我們不得不尋找出路,是時候重彈「節用」的老調。
自墨子以來,對節用的討論已不限於個人道德層面,而與社會、民生、經濟有關。在本講,我將沿Adam三年前在UCB講「為什麼我這樣孤寒」的思路,嘗試與大家思考何謂真正的「生活所需」並由此探討浪費的種種面向,以及可能的出路。
為免各位中伏,先說明「種種面向」將包括
1. 看不見的浪費
2. 貪平工序破壞環境
3. 環保是政治問題
4. 可能的出路
而不會談及
1. 墨子及其他古代思想中的環保訊息
2. 現代人類學對不同文化中「浪費」的研究
3. 全球暖化的真實性
4. 如何既節用又不造成社交障礙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UCB第一講感想(Helic)
以下是本人為UCB2014年第一講寫之回顧及感想,希望可以讓缺席者了解主持人講了些甚麼精彩內容,並拋磚引玉,鼓勵各位在Email討論~~
中日關係之軍事分析
中日關係之軍事分析
日期:2014年1月28日 (二)
地點:中大YIA408
主講:BEN
出席者:M,
F, S, K, M, V, H, P, B, M 共十人
回應及意見:
UCB2014年第一講,主持人Ben司令身先士卒,披甲陷陣,透過羅列航空母艦級的軍事數盤,演譯了一場中日雙方的軍備激戰。是次講座非常成功,會後眾軍士氣高昂,於軍事重鎮眾志堂爆發一連串後續討論,委實可喜可賀。
是次講座中,講者首先簡單回顧了一些近代中日衝突的歷史事件,為釣魚台爭議、東海油氣田事件來了個簡單的概述,繼而把話鋒一轉,帶出是日講座的一個核心問題:「究竟日本過去的所作所為,是殖民擴張?還是侵略戰爭?」有如東海油氣的邊境劃界,充滿自古正邪難定分界的味道。
回顧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吞併多國 (琉球, 韓國, 中國, 東南亞)的歷史,這項「疑似殖民擴張」的運動一直持續至二戰結束。然則日本戰敗後道歉,是為發動珍珠港道歉?為侵華道歉?還是為吞併琉球朝鮮等而道歉?歷史和國際間從來沒有公論。這種曖昧不明的態度,引起了中國大國崛起、釣魚島發現石油後的一連串挑釁。
講者援舉英國表示遺憾而不道歉的事件,以及美蘇兩國冷戰期間的挑機行為,指出現時中日的緊張關係,其實是這個充滿火藥味的恐怖平衡中的一片碎片。然而這零星的碎片,背後充斥著一大堆海陸空軍、潛艇航武以及美國老大哥的強力奧援。Ben司令寛袖一揮,羅列出一大堆日軍稱之「自衛隊」的武器配備,出雲級的平頭航母、一年退役一艘的蒼龍16潛艇,彰顯了喪失發動戰爭權力的日本,背後實際上具有何等威力。另一方面,Ben司令透過比較自民黨的和平憲法修改方案和一戰後魏瑪共和國的法律,指出日本蠢蠢欲動的野心。
說
到底,日本的宏願就是擺脫多年前戰敗的陰霾,掙脫美國的約束,成為獨立正常發展的國家,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目標;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藍圖離不開收
復主權,奪回控制主權範圍內領土的自由。這兩個國家的偉大願景,如今像海上專屬經濟區一樣於東海釣魚島一帶重疊,不斷發生碰撞磨擦。但真的會開戰嗎?真的
打起上來會有甚麼後果?Ben司令也僅提供一些猜想,歷史的流向到底如何,且看各位看官自行考量了。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今年第一場UCB
題目: 中日關係之軍事分析
大綱: 有鑑於近年中日形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最近兩國亦互相指責對方為充滿野心的佛地魔。究竟從軍事和國際關係角度出發,目前中日軍事力量對比是怎樣? 各自的野心何在?
對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影響又是如何?
講者: Ben
日期: 2014年1月28日(星期二)
時間: 7:30pm
地點: YIA 408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通告) 未來UCB的變動
致各位UCB參加者:
經過上次飯聚之後,目前對於未來發展已有大概方向,本人的繼任人選將會於本期UCB結束後才能確定。另外,為了鼓勵更多人積極參與UCB,當日會上得出如下的變動及呼籲:
1.
設立QC制度,委派一人擔任QC審查員,對演講內容以及方向作提點,以期確保演講內容不會曲高和寡。現邀得UCB第一代掌門人Helic擔此重任,請各位將要演講的朋友,除了通知本人外,亦將題目以及大綱告知Helic
(yoursun0@gmail.com)。
2.
設立(其實是復活)UCB的Facebook群組,作為除了blog外,另一個宣傳以及發佈訊息的平台。我們很榮幸地邀得阿全協助管理,以下為該Facebook群組的網址:
3.
更改email發佈方式,從以往的密件(bcc)發佈,改為普通副本(cc)發佈,以方便參加者能夠通過回覆email,來發起和回應討論。如果參加者希望繼續以密件方式收email,請於20/1或之前通知我,否則均視為同意以普通副本收email。
4.
呼籲各位參加者向友伴同儕宣傳UCB,以達致第一個五年計劃(其實只是五個月而已)的目標: 每次UCB均有15-20人出席。
5.
呼籲各位參加者踴躍在blog、Facebook群組以及email群組發言討論,不管是某一場UCB的感想、發起與某一場UCB有關的議題討論或是之前UCB討論環節的延續,都無任歡迎。亦希望各位參加者積極回應討論。本人會身先士卒,除了本人的演講外,盡量嘗試每一次UCB之後均在blog上寫一篇感想,希望各位多作回應。
下一期UCB將會有七次,都是星期二,分別在28/1, 11/2, 25/2,
11/3, 25/3, 8/4, 22/4舉行,至於確切地點,容待日後公佈。第一次將會由本人主講,題目以及內容將會與地點一併公佈。
Ben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