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最後兩次UCB的安排

不經不覺,今年度的UCB已經進入尾聲,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參與和支持。而目前只剩下兩場,分別為29/4和6/5。下一場的講者Vincent會在6/5演講,但由於他所預備的題目比較冷門,為了增進大家對背景資料的認識,29/4將會播放由他挑選的一套電影«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注意,此片為三級)。

以下是6/5UCB的資料和主講者Vincent的message:
講題: 狂熱之秋:1968年的德國學生運動,兼論德國赤軍的興衰成敗
講者: Vincent Wong
日期: 2013年5月6日 (一)
時間: 7:30 pm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YIA 501
內容:
反越戰、反獨裁、提倡性解放,這些口號在60年代是喊得多麼的響亮遼遠,青春反叛。戰後新一代甫踏上人生的舞台,其出場姿態已是一面傲氣, 氣勢凌人。在德國尤為激進者,莫過於在70年代橫行其道,令人聞風喪膽的赤軍(RAF)。這個組織由幾個德國青年於1970成立,目的是以城市游擊戰的手 段,意圖推翻當時的西德政府,其不滿可謂大矣。從上街遊行,到最終演變為武裝抗爭,究竟是甚麼促使這班在中產家庭長大、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非走這條崎嶇 不歸之路不可?

是次講座會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會播放一齣關於赤軍的電影(包唔悶場!),作為之後分析討論的基礎。第二部分才由小弟主講。

另外,上一次Helic的演講錄音已經放在google drive之中(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下載。以下是Helic給大家的message:

Here are several links and further reference on the topics I mentioned tonight:

20 things about internet

Google April Fools

How to do google advance search

Gmail lab: 搜尋canned response,undo send

曲線貪食蛇

OpenSource / Freeware

Text Editor - Sublime Text: http://www.sublimetext.com/
Online Photoshop - Pixlr: http://pixlr.com/editor/
FTP Client - Filezilla: https://filezilla-project.org/
free Archive - 7zip: http://www.7-zip.org/
Remote Control - TeamViewer: http://www.teamviewer.com/

How to make a Golden Icon

今日講座的 presentation slide:

[img]http://i.imgur.com/BzDhZc8.gif[/img]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15/4的UCB


講題: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Internet Technology 互聯網便車指南
講者: Helic
日期: 2013年4月15日 (一)
時間: 7:30 pm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YIA 501

以下是講者Helic的message:
各位親愛的UCB會友,

小弟Helic將於本月15日(一)的UCB分享一下關於互聯網資訊科技的小知識,以為個人對IT行業的觀感看法。參考過一些參加者的意見回饋,現確立主題和大綱如下:

主題: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Internet Technology 互聯網便車指南

內容大綱:
主要分為兩部份,前半部份分享電腦/互聯網相關知識,後半部份分享資訊科技業界的架構、運作、行情及個人觀感。

甲、知識分享

一、About Internet - 概述互聯網的運作
1.1)  server-side 伺服器 + client-side 瀏覽器
1.2)  HTML5 + CSS3 + Javascript 建構網頁頁面
1.3)  Webpage 網頁 vs Web Application 網頁應用程式

二、Google不為人知的一些功能
2.1)  Google Search
2.2)  Google Apps - Gmail, calendar, drive, sites
2.3)  others (TBD)

三、About OpenSource - 開源
3.1)  OpenSource vs Enterprise software
3.2)  他們如何賺錢?  (關我X事)
3.3)  free Text Editor - Notepad++, Sublime Text
3.4)  free Photoshop
3.5)  free FTP - Filezilla
3.6)  free Archive - 7-zip
3.7)  free remote desktop - TeamViewer
.........
3.99)  勇於發掘的態度才是王道

乙、資訊科技業界

四、IT is not a single industry - Categorize IT job nature
4.1)  Software Development
4.2)  Professional Service
4.3)  Technical Support

五、一間軟件開發公司 (小中企) 的主要運作模式
      boardgame: Burn Rate

六、Developer 勝於其他職業的優勢

七、如何入行 / 轉走?

---------  完  ----------

閱讀資料:
學習寫網頁:http://www.w3schools.com/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8/4 UCB的powerpoint和錄音

下一次UCB將會在15/4舉行,請留意日期。上一次UCB的powerpoint和錄音已經上載到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5Z5Oyrfxp8QbXRqWWVaSEppcEE/edit,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下載。各位可以留意http://ucbcuhk.blogspot.hk,隨時了解UCB最新動向。亦歡迎所有有興趣在UCB演講的朋友,向我提供暫訂的題目以及日期(大約日期即可),我會盡量安排。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8/4的UCB

講題: 基本御宅教養課(動物化的後現代:從物語消費論到Database消費論
───御宅族作為日本社會的新主人!!!???)
講者: Gerund
日期: 2013年4月8日 (一)
時間: 7:30 pm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YIA 501


資料來源:

《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
作者:東浩紀
出版社:大藝出版
(日本發表年份:2001)

1. 御宅族
─ 沉迷動畫、漫畫、電玩、SF、特攝片、Figure模型
─ 始於出生於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一代,主要看《機動戰士高達》、《宇宙戰艦大和號》─ 第二代70年代前後出生:《新世紀福音戰士》
─ 第三代80到90年出生代:更多推理輕小說、電子小說遊戲及網絡同人活動
─ 「御宅族」一詞最早出現於1983年雜誌,中森明夫的介紹文章
─ 「御宅」:你家的意思
─ 被大眾認知:1988-1989年宮崎勤連續幼女綁架案
─ 道德恐慌
─ 直到2005年《電車男》電視劇狂熱

2. 日本動漫作品的起源
─ 作品特色:
─ 日本傳統元素
─ 以日本主題居多
─ 日本表現手法
─ 但其實是50年代至70年代戰後美國進口的次文化
─ 例子:超能力、魔法
─ 日本學者解讀:以為自己站在歷史潮流尖端 → 清高主義(Snobbism),忘掉戰後自卑感,直到90年代

3. 御宅族後現代特點
1. 二次創作,Comiket販賣同人誌、遊戲、Figure
─ Jean baudrillard 布希亞:後現代社會特徵
─ 作品與商品、原創和複製品的區隔趨模糊
─ 擬像(Simulacra)
─ 御宅族重視虛構多於現實的態度
2. 大論述(Grand Narratives)的失落

4. 大塚英志《物語消費論》
─ 分析1:仙魔大戰貼紙
─ 772款貼紙 → 符號 → 深層大物語的追求
─ 分析2: 機動戰士高達
─ 偽史志向
─ 宏大宇宙故事背景 → 弱化國家神話
─ 從同人創作到公式設定,例子:米諾夫斯基粒子

5. 大物語的失落與Simulacra的大量出現
─ 二次創作:Mad片、惡搞
─ 物語變得零碎,背後大物語不存在
─ 只有Database
─ 萌屬性消費興起
─ 先有Character搭配後有故事
─ 村上隆的不受歡迎

─ 黑格爾的「動物化」
─ 解決動物慾求,沒有深層解讀興致

─ 清高主義
─ 明知被騙仍深刻感動,從虛無尋找的真實感
─ 懷疑社會的犬儒主義
─ 理想 → 虛構 → 假想

6. 電子小說遊戲作為例子
─ 有請Helic
─ 小說+CG圖+攻略女角
─ 多重世界、路線、結局
─ 最初為成人向,後來已沒有色情CG圖
─ 二次創作
─ 斷片的使用
─ 小物語搭配
─ 感情的投入 → 有效Save/Load Database
─ 御宅族社交模式
─ 交換資訊(共同Database)
─ 表面化的溝通
─ 可隨時脫離、進入
─ 感情無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