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會集中討論香港的「抗爭」──我們面對香港現存的問題,應該用甚麼方法去解決?
其中一個問題是香港對勞工保障的缺乏。對於勞方應否以罷工示威等所謂「激進」「抗爭」行為去抗議資方的剝削,以下是區刀的看法。第一,事情「殺到埋身」,沒有理性談判所需的足夠時間,(而且,被抗爭者能夠以官僚作風及法律隙拖延);第二,結構性問題難以非抗爭手段解決;第三,表面的改革及抒緩措施可能強化既有的(結構性)問題;第四,勞方沒有與資方對等談判的途徑,只靠上層施恩是不行的;第五,大部份勞動成果被資方佔據,而且資方無意改善勞方待遇。
另外,他提到的其中一個「不抗爭的原因」是「社會有恩於我」。我倒認為,如果你同意「社會有恩於我」而要報恩的話,你才應該要去改善社會民生,而不是以此理由為自己的冷漠來開脫。除非你有理由認為現在的社會沒有問題或者這些問題能夠以和諧理性來解決,否則「社會有恩於我」即成為「抗爭的原因」。以下的論述以大學生為例。不要忘記,每位大學生都受了社會大量的資助,我們有沒有抱著這個「感恩之心」盡自己的能力在大學學習,裝備自己去改善社會?(這裡我預設了大學生有牽頭改革的使命,這個預設或有危險,可斟酌)我們除了批評僱主剝削,經濟不景難找工作之外,還可以做甚麼?我們是否應該思考,為甚麼有這個局面,然後去想想如何打破這個局面?我們「不知覺」自己的幸運,甘於永遠成為受助者及被動的角色。即使你沒有「感恩之心」,也是否應該以自己作為一個「有尊嚴、嚮往自由」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如何可以活得更好?如果你可以不太自私的話,你可否顧及其他受社會壓迫、貧窮的人的福利?
我與區刀談過抗爭的策略,觀點有些分歧。(區刀:如有曲解請即指正)我們都認為現時的抗爭沒有群眾的支持,或許會有「效率」(只需少數人就可以造成混亂以及大量警察維穩的壯觀景象),但其實沒有太多實際用處,反而使抗爭者容易被邊緣化。我認為可以從人情入手,以情載道,使香港人明白到,現今制度不公之處其實與大家息息相關,壓迫著大家的日常生活,從而使抗爭者得到大眾支持;他則覺得N十後與M十後之間因為意識形態的巨大差別而難以溝通,以及以「情」鼓動不是好方法,或會構成另一種危險,所以即使暫無法得到大眾支持亦要先抗爭。
我們對「警察」的看法很能夠體現我們的分歧。他認為「警察」打壓示威者是「犬」的惡行,因為「牠們」沒有站在市民的利益上,甘心成為政府機器的執行者,所以「牠們」應該受到攻擊及挑戰。我則認為他們是「打份工」,社會風氣還沒有使他們有抗命的想法,警察的訓練也是著重服從性,所以矛頭不應指向警察而是不公源頭;而且換個角度看,抗爭者應視警察為受害者,也在為他們爭取著權益──我們應感動警察使他們終有一天站在市民這一邊,而不是製造對立──這只會令警察愈來愈厭惡示威者,無助點化他們。
區刀補充:都喺嗰句——
当我们每个人都往中共专制这个骆驼的背上堆放稻草的时候,我们就尽管各自往上放好了,没有必要争论谁的那一根才将是压倒骆驼背的最后那一根。
特别是不要为了说明自己那根稻草重要,不让别人放他们的稻草,更不要弄到自己顾不上放稻草,光是忙着要去把别人已经放上去的稻草硬拉下来。
——因此方法或對問題的理解有別倒沒所謂。
中共覆亡只是時間問題,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但本質上帶罪惡性的國家機器仍然存在,甚至我們稱為正義理論的思想也不得不有賴國家機器執行。這是革命換湯不換藥的一種表現。
另外亦不厭其煩地一再重申,當舊世界被毀滅的一刻,革命黨人也被毀滅了,因為他們也是舊世界的人,舊世界的偏見隨他們的成長已銘刻在他們心上。這時識趣的人會懂得急流勇退,不會倚老賣老到頭來晚節不保。Joseph Campbell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也是Oedipus Complex的表現,我是相信的。這麼一來,每個人的生命都充滿了悲劇性。人人都在為他人作嫁,然後被一腳踢開。這沒有終點的啓蒙就是持續的破壞再建設,不論個人成長或歷史演變,亦不離其中。Adam 再補充:本文末段已指出手段不同並沒有所謂。此外,本人會以另文討論Ben的啟蒙講演。
我們都同意的是,只抗爭絕對不夠,如何解釋抗爭的合理性是急務,但這裡至少有三個難處:第一,香港市民有興趣聽你說道理嗎?第二,「話語權」(可看梁文道的話語「拳」)被傳媒掌握著,而現今的香港報紙可說是慘不忍睹:如蘋果日報的低俗化(不是指風月版,是指她對香港及國際新聞的選材及表達手法,可看這評),大公文匯的統一口徑為黨服務,星島的既得利益者思維,明報的站在道德高地、追求中立「公信」、一時和平理性一時義憤填膺的「各打五十大板」社論(不過,我覺得明報其實算是不錯)(再不過,看報的人或許愈來愈少,投入電視的懷抱──轉念一想,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歸宿)。傳媒正正是塑造社會最強而有力的武器。有甚麼質素的公民,就有甚麼質素的傳媒,反之亦然。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根本缺乏反抗意識,即使我們認為自己的反抗是合理的,也因為某些原因(不說自明)而不敢去反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反抗者,至少一定要理解順從者的想法,才有望使他們加入你們的行列。或者我們可以採取另一條路,就是不理輿論反對而繼續反抗直至成功,成功之日就是群眾「覺今是而昨非」之時,但問心,機會有多少?我們不能一直奢望再一次七一遊行的奇蹟,畢竟政府與中共上了一課,不會輕易讓我們的「陰謀」再一次得手。
我也需要作出反省。我的本科生涯一心不理世事,視讀好物理為急務,然後拍拍屁股去外國,香港的爛灘子不到我去理會。現在決定留港「發展」,忽然關心起這些議題,的確不能輕視朋輩影響與周保松教授的魅力。根據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與解決方法,我一方面保持著「孤寒」(才有望不致成為地產霸權的奴隸),一方面練好寫作,也打算投身「教育」這另一個爛灘子等等。
如前文所說,我與區刀的見解及策略有所不同,但兩者絕可以同時進行,或有互補作用。他放稻草在傲慢的駱駝上,我則放蘆葦,有何不可?
那麼你呢?
(太熱血了,實在令我難以置信,或許是咖啡累事。另外,篇幅及本人知識所限,本文沒有深究香港的問題以及抗爭之餘的解決辦法。)
以下是演講提到的關鍵字,方便大家繼續深究:
1. 遜尼派與什葉派
2. 伊斯蘭法 Sharia
3. 政教分離、世俗化、全盤西化
4. Suez Canal
5. Pan-arabism
6. Arab socialism
7. 親西方
8. OPEC
9. 北約
10. 對國家的援助:ODA, FMF
11. 甚麼事也沒有發生的1989年
12. 堅尼系數
13. 傳媒對事件的解讀及定性
14. 集體談判權
15. Factor of production
16. 互聯網的力量
17. 制裁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