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民主正本清源

日期: 21st December, 2010
講者: Ben Cheung 
摘要/大綱:

民主的本意: 由人民治理的政體。(Who rules who?)
民主的方式: 一直以來都是抽籤,選舉與民主本無關係,直至18世紀才改變。
人們看民主: 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始,直到19世紀之前,民主都是貶義詞。
            -17世紀平等派: 要求一定經濟能力的男性選舉權。
            -18世紀啓蒙派: 民主是理性的敵人。

王紹光: 為甚麼民主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有問題的政體,到了20世紀就變成普世價值?
                        因為民主中,最被有產精英敵視的內容,得到了修飾和閹割。

修飾1: 代議民主-精英可以通過自身的財產以及知識,嘗試擺脫人民的意願。
修飾2: 自由民主-自由派於18,19世紀對普選權的抗拒。
修飾3: 多元民主-選舉不同派別或理念的精英=民主? 選主=民主?
修飾4: 憲政民主-於保護私有產權之下,實行政治民主?

變質的民主:
決定選舉勝敗的因素:
-金錢
-形象與表演才能
-負面營銷(墨魚戰術)

結果:
-窮人、笨人被排除在外
-民主赤字
-虛假參與感與希望

王紹光主張:
1.      廣泛的民主
-不局限於政治
-不局限於選舉 (抽籤、開會)

2.      公平的自由
-通過對經濟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使各種自由能夠不單在理論上,亦能在實踐上被社會上所有人享受和使用。

3. 有力的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