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寫對“只要人仍信奉金錢, 人只會繼續自困”的回應。
(只有Adam一人寫感想不太好)
不過話說回來,請問各位是否相信這套“銀行家掌控古往今來一切”的說法?
我聽到幾個回應。不相信的朋友拋出“陰謀論”三個字了事;相信的朋友一口咬定這是拒絕接受陌生說法的表現而已。通通都是沒意思說法。
既然薯條已經指出本講目的不在學術考證,而是提供一個解釋現狀的可能性,再以學術界對“理論”的嚴格要求檢視實屬牛頭不搭馬嘴。因此雖然貨幣戰爭這本書在關鍵處往往沒有提供資料來源(不要被每章的參考書目騙了。當中大部份都是二手來源,亦有不少來自同一本書),也不屬批評的對象。
這麼說,要討論這個“解釋現狀的可能性”就只能用討論小說的方法,看當中的情節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資料是否充分以作判斷。
這不就是將這個“解釋現狀的可能性”降低至小說級數?不是降低,而是由於本身以“不談證據”為前提,這本來就是小說級數,也可說是宗教級數。若被反問“你沒有證據說不存在這種可能性”,根本不用回應。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自相矛盾了。(題外話:同樣地,面對質疑你的世界觀的懷疑論者,根本不須說話。反正你的回應也是虛的。他再回應就是自相矛盾了。)(真夠無賴)
繞了一個大圈,入正題,看看這個故事。
個人覺得有問題的部份很普通
1. 以家族為機構骨幹固然能減少改變的可能,但不確保家族生意的穩定
2. 銀行聯手做這樣那樣,但各家銀行真能永久結盟嗎?
3. 馬後炮。事後看來是設計好的結果不排除是純粹的運氣
4. 其實一個太大的機構根本無法知道三,四層下的分支在幹什麼;全方位的控制實在不可行
5. 爲什麽同類事件沒有在中國發生?是否表示銀行越滾越大並非想當然的結果?
6. 對理性過於樂觀(完全不像我會說的話)。歷史上無數領導人因為發細路脾氣而做白癡行為(例:日本侵華並無全盤計劃,而是軍方各部一連串誤會的結果;文革怎樣看也不像與銀行有關,若有人能補充之間的細節,我會佩服你的),並非可計算的範圍。
這六點都是個人完全不懂的,亦非要求大家回答。只是希望大家要批評得具體一點,回應批評同樣要具體一點。
不過個人倒是非常同意“掌權的人都在暗中”這種想法。
有關“被隱瞞的真相”,有幾本很值得看的書 / 網,雖然各自“值得看”的原因大大不同
1. Foucault Pendulum 傅科擺 (da Vinci Code 或其他Dan Brown系列與之一比,垃圾都不如)
2. 天之鏡,上帝的指紋
3. The Flat Earth Socie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